工程量计算占工程造价工作70%以上,造价指标更是工程造价的核心价值所在,现在这两大工作都可以为BIM所取代。这使得很多造价师对职业未来产生怀疑——如果造价师的工作BIM做得更快,更准确,那造价师还会存在吗?
鉴于BIM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应用试点、落地项目、扶持政策频出;上海市政府更计划,到2017年,所有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一律采用BIM。造价师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今天就来讨论未来的BIM造价,有没有可能智能到取代人工。
首先,有人提出,相比国内,国外的BIM实践更早更成熟,如果参照国外同一职业——工料测量师的现在,那么未来国内造价师还将稳定地存在。但是笔者发现,二者差异并不只在称谓。
在国外,工料测量师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他们的业务不止于单一环节的“计价”、“造价”,更在于全过程“控价”。从工程量预测,到投标招标决策;从工程可行性判断,到工程成本管理,工料测量师都可以从经济角度予以解决方案。
反观造价师,“造价”二字当顶,已经明示其本职。目前国内造价师的工作也确实以算量、套价为主,很少实现全过程成本管控。
所以了解造价师的未来,还是要从国情入手,笔者从国内的工程造价趋势,发现几个BIM不能取代的造价师的实践环节。
一、BIM即便发展到人工智能的程度,始终不如人(尤其是中国人)懂得人的“猫腻”,对敏感性问题完全无能。
建设工程是为人服务的。人有种种立场和差异化感受。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甚至这三者之间,追求往往不那么一致。用户体验、造价规范与工程效益的同步协调,涉及种种微妙的利害权衡。国内的工程造价,不仅是经济账,也是心理战。
二、更实时更适配的BIM算法始终依赖人的输入。
BIM计算实质是工程经验的数据化,但实际的工程实践不是BIM模型所能实现的。所以工程经验数据化的进度和精度取决于人对工程的理解。
同时现有的工程造价指标建立在庞大的历史数据基础上,而历史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变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工程类型产生。指标数据如果脱离当时的市场,就会失效。而市场信息的收集正是机器不能替代人完成的。造价通——中国建设行业首家大数据服务平台,对材料价格走势的动态预测背后,仍是数十万供应商的主动报价,和数十造价团队对这些报价的人工审核、持续跟踪。
三、BIM模型本身有缺陷。
不管是作为平台还是作为工具,如果BIM不能使它的使用者感觉理想,它就不够理想。但正如前所言,BIM的应用者对BIM的应用有不同期待。BIM计算的理想化必然发展为个性化。谁来设计、协调、跟踪BIM的个性化功能实现呢?当然是既懂得与人沟通,又懂得与工程语言沟通、与计算程序沟通的造价师!
综上,正如其他职业,伴随新的技术出现,造价师的工作量不会减少,只会转移。造价师永远不会消失,只是差一点的会掉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