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合普项目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551-64269116工作时间:8:00-18:00在线咨询
 

造价咨询

最新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合普项目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延安路1666号(皖都徽韵对面)


电话:0551-64269116   

 

传真:0551-64269116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造价咨询 >> 学习与指导

EPC 项目的概算总价能不能作为拦标价?
2025-01-14 浏览次数:227

EPC 项目的概算总价是否能够作为项目招投标活动中的拦标价


一、EPC 模式与概算总价、拦标价的基本概念阐述


EPC 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项目交付方式,将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整合由一个总承包商负责,旨在实现项目的高效运作和无缝衔接。


概算总价则是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依据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以及相关费用标准等计算得出的项目总投资预估额,它涵盖了从项目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各项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等,是对项目投资规模的一种预估性、宏观性的把控,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了资金限额框架。


而拦标价,即招标控制价,是在 EPC 项目招标阶段,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结合项目设计文件,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其目的在于防止投标人哄抬标价,保障招标人的利益,确保项目招标过程中的价格竞争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同时也为评标提供了重要的价格参考基准。


二、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的可行性分析


1、优势方面


(1)投资规模的宏观把控


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能够从源头上对项目投资规模进行严格控制。由于概算总价是基于项目整体规划和初步设计确定的投资上限,这使得招标人在招标伊始就明确了项目的资金边界,避免因招标过程中价格失控导致项目最终投资远超预期。例如,对于一些政府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来源有限且需遵循严格的预算审批程序,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可以确保项目在既定的财政预算范围内推进,有效防止国有资金的超支和浪费。


(2)简化招标流程


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可以简化招标阶段的造价编制工作。相较于重新依据详细设计文件编制拦标价,概算总价已经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即可获得,这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尤其是在一些项目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启动招标程序的情况下,直接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能够加快项目进程,使项目早日进入实施阶段。


2、劣势方面


(1)准确性不足


概算总价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形成的,其设计深度相对有限,许多细节尚未确定。这就导致概算总价的准确性和精细度不如基于详细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拦标价。例如,在初步设计中,建筑结构的某些节点设计可能只是概念性的,对于具体的钢筋用量、混凝土标号及用量等细节无法精确计算,从而使得概算总价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存在较大的估算误差。若以此作为拦标价,可能会导致投标报价的偏差较大,要么过高使招标人承担不必要的成本,要么过低影响项目质量和实施进度。


(2)缺乏市场适应性


概算总价编制时所依据的价格信息往往是编制当时的市场水平或者历史数据,而从初步设计到招标阶段,市场环境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如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等。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可能无法及时反映这些市场变化,导致拦标价与实际市场价格脱节。例如,在建筑市场中,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价格受宏观经济形势、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频繁波动,如果招标时仍以数月前编制概算总价时的材料价格为基础,可能会使拦标价过低,难以吸引优质的承包商投标,或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价格上涨而引发合同纠纷。


三、概算总价与拦标价之间的相互关系


1、拦标价以概算总价为基础


概算总价确定了项目投资的大致规模,拦标价必须在概算总价的框架内进行设定。例如,一个总概算为 1 亿元的 EPC 项目,拦标价通常不能超过这个数值,否则将导致项目投资失控,无法实现项目立项时的投资预期和经济效益目标。


拦标价的费用构成应与概算总价的组成部分相对应并细化。在编制拦标价时,其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采购费等各项费用的估算要参考概算中的相应指标,并结合项目的具体设计要求、市场价格行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但总体不能偏离概算总价所设定的各项费用比例关系和额度范围。


2、拦标价对概算总价的反作用


在 EPC 项目中,由于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如果拦标价设定合理且低于概算总价,会促使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在满足项目功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合理的设计方案、材料选型和施工工艺等手段来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使项目实际造价更趋近于合理的投资水平,间接对概算总价进行优化和修正。


例如,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使用,既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又能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使拦标价和最终结算价都能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也反映出对概算总价中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的合理调整。


如果在编制拦标价过程中发现,按照正常的市场行情和项目要求,拦标价难以在概算总价范围内确定,这就可能预示着概算总价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概算编制时的漏项、材料价格预估偏差过大或者工程复杂程度考虑不足等问题。此时,就需要对概算总价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以确保项目的投资估算准确合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四、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1、对承包商的影响


由于概算总价的不精确性,承包商难以准确评估项目成本和利润空间。一方面,为了中标可能会压低报价,但又担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实际成本超出预期而亏损;另一方面,如果报价过高则可能失去中标机会。例如,在一个 EPC 工业项目中,由于对工艺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在概算总价中不够明确,承包商无法准确计算设备采购和安装成本,这使得其报价策略陷入两难境地,不利于其合理规划项目资源和成本控制。


承包商在这种情况下承担了更多因设计深度不足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因为一旦以概算总价签订合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即使遇到设计变更或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情况,其调整合同价格的难度较大。例如,在一个 EPC 市政道路项目中,若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并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存在大量软土层需要特殊处理,而这一情况在初步设计阶段未被充分考虑,承包商将不得不自行承担这部分额外的处理费用,可能导致项目亏损。


2、对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影响


(1)质量风险


由于承包商在报价时可能因担心超拦标价而压缩成本,这可能会对项目质量产生潜在威胁。例如,在建筑装修工程中,为了控制成本,承包商可能会选用质量较低的装修材料或者减少施工工序,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尤其是在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且市场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承包商更容易在质量上做出妥协。


(2)进度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因设计变更、价格调整等问题引发合同纠纷,必然会影响项目的进度。承包商可能会因成本增加而要求延长工期或者暂停施工,以等待问题的解决。例如,在一个 EPC 电力工程项目中,若因以概算总价作为拦标价而导致设备采购资金不足,无法按时采购到关键设备,必然会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影响项目的按时投产和运营。


五、应对策略与建议


1、优化概算编制工作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提高概算编制的深度和精度。设计单位应充分收集市场信息,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测算,尤其是对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主要材料、设备以及关键施工工艺等费用,要结合市场价格走势和项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估算。同时,引入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对概算编制进行审核和把关,提高概算总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编制一个大型 EPC 医院建设项目的概算时,造价咨询机构可以对医疗设备的采购价格进行市场调研,对建筑结构的特殊构造部分进行成本分析,确保概算总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实际投资需求。


2、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考虑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应建立拦标价的动态调整机制。在招标阶段,如果发现市场价格与概算总价编制时的价格有较大偏差,应允许对拦标价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可以设定一个价格调整阈值,当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比例时,相应地调整拦标价。同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政策调整等非承包商原因导致造价增加或减少时,拦标价和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和程序,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3、信息共享与沟通


加强设计单位、招标人、造价咨询单位等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在编制概算总价时,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项目后续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提高概算的准确性;在编制拦标价时,招标人或造价咨询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市场价格信息和项目实施要求的变化,以便设计单位在设计优化过程中更好地平衡项目功能、质量与造价之间的关系,使拦标价与概算总价能够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4、加强合同管理与风险分担


在 EPC 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分担风险。对于因设计深度不足导致的风险,如在初步设计阶段未能明确的工程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责任方。如果是招标人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存在缺陷,应允许承包商申请调整合同价格;如果是承包商在投标时应考虑到而未考虑的风险,则由承包商自行承担。同时,合同中应约定质量标准和违约责任,对承包商因降低质量标准而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保障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在 EPC 模式下以概算总价作为项目招投标的拦标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风险。需要通过优化概算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加强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加以应对,以确保项目在投资控制、质量保障和进度推进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实现项目各方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