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工程建设行业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中,工程定额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型管理理念和技术的涌现,关于工程定额未来走向的讨论愈发激烈,其中“未来几年定额是否会被取消”成为行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
工程定额作为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衡量工程建设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标准,其存废与否将对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定额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工程定额的定义
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工程建设领域进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编制以及工程结算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发展历程
我国工程定额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初步建立,定额主要作为政府分配资源和确定工程价格的工具,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指令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工程定额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逐渐向适应市场需求、反映市场价格波动的方向发展。如今,定额不仅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工程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支撑。
二、工程定额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在投资控制方面的作用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编制离不开工程定额。通过定额可以准确计算出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费用,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项目前期通过详细套用工程定额,对项目的土地征用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等进行了精确估算,使得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了因投资估算不准确导致的项目资金短缺或浪费现象。
2、在造价管理方面的作用
(1)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以工程定额为基础,确保了招标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同时,投标企业也依据定额结合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情况进行投标报价。例如,在一个住宅建设项目招标中,招标方根据当地现行的工程定额及相关计价规范编制了招标控制价。投标企业在投标时,通过对定额的灵活运用,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调整人、材、机的消耗,从而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既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又满足了项目的质量要求。
(2)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阶段,定额是确定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签证时,依据定额可以准确计算出变更部分的工程造价,确保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增加了部分装饰装修工程内容。在结算时,双方依据工程定额对新增工程的工程量、单价进行了详细核算,顺利完成了工程结算工作,避免了因结算争议引发的纠纷。
(3)项目管理方面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工程定额是其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调配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比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定额标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例如,某施工企业在一个工业厂房建设项目中,通过对各施工环节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并与定额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混凝土浇筑环节存在人工浪费的情况。企业随即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了人员配置,使得该环节的人工消耗符合定额标准,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
三、未来几年定额不会被取消的原因分析
1、国有工程资金投资项目的需求
国有工程资金投资项目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定额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国有工程资金投资项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主管部门在划拨款项时,需要依据定额对工程项目的预算进行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例如,在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该项目由政府财政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在审核项目预算时,严格按照工程定额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样,审计部门在审核工程款时,定额也是重要的审核依据,通过与定额标准进行对比,审计部门可以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造价虚高、浪费等问题。因此,只要存在国有工程资金投资项目,定额就将持续发挥其关键作用,不会被轻易取消。
2、缺乏有效替代依据
虽然目前行业内一直在探索用经济指标等方式来进行造价管理,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经济指标尚无法完全替代定额。经济指标在发改部门做项目计划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可以从宏观层面为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大致的指导。然而,在财政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精确审核时,经济指标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经济指标往往是基于大量项目数据统计得出的平均值,缺乏对具体项目个性特征的考虑,无法准确反映每个项目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际造价情况。
而工程定额则详细规定了完成各项工程内容所需的人、材、机消耗标准,能够针对具体项目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进行精确的造价计算。截至目前,除了经济指标外,尚未出现其他能够全面、准确替代定额作为造价管理依据的方法或工具。因此,在找到更为有效的替代方案之前,定额仍将是工程建设领域造价管理的核心依据。
四、定额发布部门可能的转变及影响
1、转变趋势分析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定额的发布部门可能会从传统的建设部、建设厅或住建厅等政府部门,逐渐向造价协会等行业组织转变。这一转变趋势主要是由于行业组织在贴近市场、了解企业需求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更加及时地根据市场变化对定额进行调整和更新,使定额更好地反映市场实际情况。
2、对定额管理的影响
造价协会等行业组织发布定额,将增强定额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行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广泛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时掌握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技术创新等市场动态信息,从而快速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行业组织在制定定额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吸纳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定额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提高定额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这一转变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行业组织发布定额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如何避免行业组织受到利益集团的干扰等问题,都需要在转变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监管机制来加以解决。
五、24新版计价标准的出台会使工程定额边缘化吗?
1、新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定额的影响
计价依据的转变:新版标准明确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的计价依据,而是增加了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综合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考虑要素。这意味着定额在工程造价计价中的核心地位受到动摇,其作为传统计价依据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风险分配的调整:新计价标准强调按照“谁的责任、由谁承担”“谁风险可控、由谁承担”等原则对风险进行合理分配。这使得发承包双方在计量计价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责任和风险控制,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定额来确定风险和价格。
全过程造价管控的要求:标准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履约控制、结算管理等全过程造价管理活动提出要求,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确定造价和科学管控造价并重。这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注重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定额的通用性和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全过程造价管控的精细化要求。
2、定额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与局限性
作用:定额是编制工程计划、组织和管理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统一的计价尺度和标准,有助于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在工程结算、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局限性:定额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社会平均水平,难以实时反映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企业的个别成本。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定额的更新往往滞后于实际工程需求,导致其在某些特殊工程或新型项目中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结语:
尽管工程建设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但在未来几年内,工程定额不会被取消。工程定额在投资控制、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国有工程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关键地位,决定了其在短期内无法被替代。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定额发布部门可能会发生转变,这将为定额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出台确实对定额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在工程造价计价中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然而,定额在工程计价、成本控制、计划管理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缺乏市场价格信息或需要进行成本估算的情况下,定额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定额不会被完全边缘化,而是会与新的计价标准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